科技田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发布日期:2025-05-13 08:20 来源:响水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喷旱育秧是一种结合微喷灌溉技术与旱地育秧的高效育秧模式,具有节水、省工、壮苗、增产等多重优势。”日前,黄海农场第四生产区负责人葛宏春正和员工一起安装微喷旱育设备,紧锣密鼓开展水稻育秧。近期,黄海农场的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而充满科技感的景象:微喷旱育设备、植保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等新装备新技术轮番上阵,为农作物茁壮生长“保驾护航”。

在水稻育秧现场,两条育秧流水线马力全开,20多名管理人员合理分布,随着水稻育秧播种机连续作业,大家分工协作,有的将空秧盘有序摆放,有的扛起一袋袋育秧基质加入底土箱,有的检查水稻种子的落谷质量,不一会儿,一个个标准的秧盘有序下了“流水线”。“我们全力推广育秧流水线播种、恒温催芽、微喷旱育秧苗等精细化管理模式,保障各个茬口高效衔接,实现科技赋能水稻高产提质。”农场农业中心主任宋春莲说,“从早上5点到晚上6点,两条育秧流水线一天可以落谷12000盘左右,能够满足约200亩水稻种植用苗。”

当前,正值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防控小麦赤霉病也成了田管“重头戏”。在第九生产区,一架架装满药液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无线装置遥控下腾空而起,沿着麦田低空飞行,有序作业,雾状的药液精准均匀地喷洒下来,整个过程快捷高效。“我们持续加强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通过无人机精准施药,不仅提高小麦管护的工作效率,而且环保、无污染,让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变为节本增效的智慧农业。”宋春莲说。

为打好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病虫防治攻坚战,农技人员抢抓关键期,纷纷踏田问诊,采取“一喷三防”措施,坚持“见花打药、主动预防”,全力抓好小麦病虫统防统治工作,坚决遏制病虫暴发流行,确保打胜夏粮“保卫战”。

科技赋能田管,智慧之光点亮农场丰收路。在航化作业的高效守护、节水灌溉系统的精准呵护以及农技人员的贴心指导下,黄海农场的田间管理正散发着独特的“智慧光芒”,绿油油的庄稼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