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抓战略重整,推动企业联大靠强。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深挖我县停产船舶企业产能资源,重点推动勤丰、振华、三佳、宝利发、海丰等企业通过引入外部资本,盘活停产企业。积极支持现有企业联合发展。鼓励现有重点船舶企业间的强强联合、整合重组,重点支持有实力的船舶企业对县内中小船舶企业以及经营困难企业、资源闲置企业的兼并重组。强化为企服务力度。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协调帮助重组企业办理产能置换、项目备案、岸线批复等手续,助力企业早投产早达效。
优化经营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现有企业由来料加工、船台承包方式向整船总包方式转变,依法依规纳统纳税,扩大企业总量规模和贡献度。推动企业制造高附加值船。鼓励企业加大新能源船、特种船等高附加值订单争取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加快布局高附加值海工装备。依托我县不锈钢产业的材料优势和一类开放口岸优势,鼓励船舶企业拓展船舶配件、海洋钢结构、深远海养殖装备等高附加值海工装备业务,扩展企业业务板块和抗风险能力。
拓宽链式发展,推动配套产业集聚。推进船舶制造、修理、拆解企业与航运、船配、设计、材料、物流、物资回收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产业。科学规划布局船舶配套产业园,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船舶配套企业入驻,拉长做粗船舶产业链条。积极发展船舶航运业。协调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合船舶企业的金融产品,引导船东将在建船舶登记在我县并注册航运公司开展业务,力助我县航运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船舶贸易业。引导相关企业在我县注册成立贸易企业,做大做强拆解和修理过程中废旧钢铁、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
聚力提质增效,推动企业新质发展。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引导船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质量管理规章和制度,认真执行船舶生产的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数字转型。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创新应用“数字造船”管理模式,提升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水平。积极开展智改数转网联、绿色工厂、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品牌创建,赋能船舶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安全绿色发展。推动船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