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产业,培育发展动力。充实招商力量。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两位主要负责同志轮流带队外出招商、招商组专职招商、班子成员捆绑村(社区)书记合力招商模式。不断健全招商引资奖励体制,选优配强专业招商人员,组建2个招商小组,每个村(社区)选聘1名在外有成人士作为招商大使,定期开展互动,强化信息交流,提高招商实效。紧盯在手项目。围绕县“2+3+3”产业定位及镇产业实际,重点关注高端纺织、智能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行业,招引一批优质企业,确保全年新招引亿元项目5个、落户两大园区亿元项目4个。破题海洋经济。充分发挥大有镇沿海资源优势,积极招引海产品养殖、海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带动形成特色海洋产业,为未来海洋旅游等产业夯实基础。
盘活载体,增强发展活力。释放发展空间。坚持亩均效益为导向,加大“三项清理”清理力度,稳妥引导部分产业落后、市场萎缩、面临淘汰的企业有序退出镇企业园区,尽快释放腾出园区有限承载空间。梳理存量用地。持续梳理镇内存量工业用地,以存量换增量,充分利用关停企业和闲置土地安排建设项目,针对每一宗闲置土地“一地一策”,提高土地二次利用效率,加快推进新项目落地。强化场镇融合。致力在工业项目、配套设施、高标准农田、农产品加工、土地资源等要素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共同开发各类好项目,确保总投资1.65亿元的金鲤渔业项目2月份签约落地、3月份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甜玉米项目2月底正式生产;引进知名酒厂入股中山河酒厂,重振中山河品牌。同时对桂花养殖场区老旧厂房改造升级,确保投资1.5亿元的华基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4月份开工建设。
优化环境,激发发展潜力。精准高效服务。大力推进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集成、精准供给,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对五家能源类企业、易宝路轮胎、大吴塑业等重点企业精准施策加大帮扶,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助力企业创新。鼓励现有企业建强做优特色产业,推进重点企业稳步做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扶持成行业领先、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企业,确保易宝路轮胎今年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年完成高企培育3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家以上。提升服务能力。常态化组织工业条线同志积极参加县有关部门组织的招商、跨境电商、智改数转等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政策理解,真正做到懂产业、懂政策,切实发挥好政企沟通“联络员”、政策精神“宣传员”、问题化解“办事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