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亩黄桃产业园到铁皮石斛产业基地,再到云梯关景区和网红沙滩,我县正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今年以来,我县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内涵,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构建集观赏、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做精做靓“响韵乡情”农文旅特色品牌,全力打造黄河故道乡村振兴示范县。
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我县打造了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小尖镇杨回生态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享受彩虹滑道、激情过山车、丛林探险等游乐项目,还可以打卡葡萄种植区,体验采摘乐趣。杨回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准备精心设计乡村旅游规划,完善生态园配套设施,推出露营、采摘、垂钓等项目,以产业振兴带动群众增收。”
我县不仅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云梯关是我县的一张文化名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中秋期间的云梯关迎来不少游客,他们成群登上望海楼感受自然风光,站立“古云梯关”石刻碑旁聆听古人镇海守关的故事,在禹王寺静享禅意。除了云梯关景区外,我县还积极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韩家荡天荷源风景区以荷文化为主题,打造荷花、浅水藕、睡莲、亲水、农家乐等区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和活力。
此外,我县还注重红色文化的赓续发展,加强对淮北盐场人民烈士纪念塔、县烈士陵园等革命文保单位的保护利用。同时编排淮海小戏《血染季家圩》、打磨提升《黎明前的枪声》等红色节目,丰富了红色文化底蕴。据统计,2023年我县开展文化惠民巡演300余场,全年送戏下乡180场、送展览下乡120场、送电影下乡200场,进一步集聚人气,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今年,我县加快推进灌河风光带建设,系统谋划灌河、通榆河、中山河、响坎河等6条生态廊道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持续做好花果文章,建设黄圩、运河、大有等十里桃园、梨花里、苹果林、薄壳山核桃带等林果产业,形成一条生机盎然、错落有致、品种多样的花林果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