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县一系列绿色发展“组合拳”,让土地长出“金元宝”,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一幅因绿而美、因绿而富的生态画卷在黄河故道片区徐徐展开。
“单兵作战”风险高,“链式发展”走得远。我县将西兰花、铁皮石斛、鲜食玉米、桃果等特色产业串珠成链,4个产业链党委下设15个功能性党支部,构建“1+4+N”党建联盟组织体系,推动党建与产业、镇村互融共促。
仲夏时节,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里,智能精量播种机来回作业,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有机种植……一连串的现代农业技术让万亩鲜食玉米吃上“营养大餐”。鲜食玉米产业链党委让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走在前,新引进华东鲜食玉米供应链基地(中合云谷)项目,进一步拉长做粗产业链条。去年,鲜食玉米种植规模突破1.5万亩,年销售额超亿元。
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万千“经济细胞”活跃起来。立夏之后,双港镇的连片西兰花开始采收,丰产价高的早春西兰花让种植户脸上溢满喜悦。我县作为“中国西兰花之乡”,已形成从种苗到移栽、管理到采收、储运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值突破13亿元,带动近4万农民增收致富,获得全国西兰花行业和江苏省农产品首张碳标签证书。
党建搭台,企业唱戏,共赢发展。铁皮石斛产业链党委瞄准“药食同源”赛道,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千亩铁皮石斛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发展铁皮石斛简易棚种植。同时,引进深加工项目——江苏云响仙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将石斛加工成饮品,年可实现销售液体饮料2000吨、固体饮料20吨、压片糖果20吨。
作为我县食品加工业龙头企业——费氏集团,深化与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建立费氏肉松荤素研究所、上海费氏烘焙应用中心等研发基地,发挥技术研发优势,肉松品种已达200种,年产能突破1万吨,位居行业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烘焙行业最具影响力原料企业”,荣获江苏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称号。
镜头转向银河食品,建设冷库、包装车间、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等,投产后带动3100人就业,出口销售10000吨以上,成为西兰花等农产品的重要外贸基地,助力农产品从田间到车间再到“世界餐桌”,蹚出一条促进就业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