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好春光,西兰花儿开。4月17日,在响水县西兰花大道边种植大户李伟港的蔬菜大棚里,连片的西兰花,一个个颜色翠绿的花球半隐半藏在片片绿叶下,采收的务工人员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弯着腰,娴熟地将花球切下,小心翼翼地装到筐篓内,再运到大棚外面装车。这些刚采收的新鲜绿色蔬菜,将首先供应到上海,送到“阿拉”市民的餐桌上。
“今年种植的70多亩春季西兰花,主要采用双拱棚+地膜的方式,共搭建70多个双拱棚,目前已开始采收,预计亩产3000斤。”正在忙活的李伟港喜笑颜开地说,“西兰花的品质、球形都很好,刚开始采收,以市场价2.3元一斤销售,每亩能挣到4000元以上。”据了解,李伟港种植基地里每天采收10000多斤西兰花,集中装车运到不远处的宝青冷库,经过分拣、去叶、除根、打包等工序,将分批次发往长三角地区。
作为“中国西兰花之乡”,响水县在发展壮大西兰花产业的过程中,通过政府支持、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方式,已经建成从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到冷藏保鲜、速冻加工、运输销售的西兰花全产业链。种植的西兰花花球圆紧、蕾粒细匀、色泽浓绿、口感脆甜,在市场上口碑较好,美誉度极高,走俏全国各大市场。
“今年全县春季西兰花种植面积大约为4万亩,主要选用寒秀、喜迎门两个品种,采用冬暖式大棚、小拱棚及露地三种模式进行栽种,全程采用水肥一体化,保证了春季西兰花的新鲜品质。”我县蔬菜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亚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