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亩斑节虾开始春季投苗

发布日期:2024-03-31 08:54 来源:响水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县引进国内先进的养殖技术,多方位、多渠道优选斑节虾苗进行春季投放,为全年渔业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时下又是斑节虾苗投放的大好时节,我县沿海各大塘口每天都停放着不少运苗的车辆,当水温达到13摄氏度的时候,投放工作就井然有序地进行,构成一幅秀美的“沿海春耕图”。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斑节虾通过前一阶段的放养试验,遴选出适宜生长的海捕苗进行较大规模投放。

响水海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 程宪雷:海捕苗相当于反季节大棚蔬菜。本来,这个时候放小苗的话,要从这里才开始长。海捕苗过来以后,就相当于在池口已经长了一个月了,这样减少它的生长周期。这种技术,现在在我们国内养殖还是比较领先的。目前,在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是第一家。按照成活率五成算,我们现在一亩放了4000尾,每亩大约能有6000元的收入。

育好苗才能养好虾。响水海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福建引进海捕苗进行野化训养,跳过了常规小苗的标粗阶段,去年在本土化试验测试后,生长状况良好,产出的商品虾上市时间要比小苗提前一个月,实现错峰上市,效益可观,为斑节虾高产养殖探索了一条新路。

春季育苗中,我县还利用中国黄海研究所的技术成果,在当地建起了育苗基地,工厂化育苗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本地斑节虾养殖需求,有力推动斑节虾种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响水海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苗基地技术员 刘春站:我们是从幼体开始做的。从山东拉过来无节幼体,经过蚤状、糠虾,到仔虾,全程的培育,到我们现在的出苗。各个方面都得要操作好,有一个环节不好,就前功尽弃。

发展现代渔业,建设“蓝色粮仓”。近几年来,我县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圩、头罾、灌东等盐场率先实行“退盐转养”,将盐池转成鱼塘、虾塘、海参塘,发展高效设施渔业面积14万亩。其中,斑节虾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同时,我县还不断优化养殖种类、提高养殖效益,陆续推进海水养殖生态化改造工程,加强水产品质量源头管控,不断提高海水净养斑节虾的品质,打造享誉海内外市场的斑节虾品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