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我县立足十万亩西兰花特色产业资源,抢抓关键农业节点,及早规划、及时部署,加快推进春季西兰花移栽工作,为今年西兰花丰收打好基础。
我县被誉为“中国西兰花之乡”,西兰花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已形成从育苗、定植、初加工、深加工、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去年5月份,我县荣获全国西兰花行业和江苏省农产品首个碳标签证书,已然成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一个生动实践。
每年的1至2月份是春季西兰花移栽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在双港镇洪南村的种植基地里,菜农们早早就在温室大棚里开始移栽、培植春季西兰花。纪学强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今年他种植了80个大棚的西兰花,共计占地100余亩,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正在进行移栽工作的棚室,棚室内部空间广阔,一眼望不到边,地上六条薄膜带均匀覆盖在刚深翻过的土地上,黑色的滴灌水管从下面穿过,远处种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搬苗、挖坑、移栽、固土,一株株西兰花幼苗在空气中绽绿吐翠。
西兰花种植大户 纪学强:我们一亩地倒了六袋有机肥,用来改良土壤。同时我们增加了滴灌、覆盖了地膜,进行保温保湿,增加存活率。按照往年经验,应该在4月份上市,一亩地收成在2500斤左右,收入在6000块左右,还有400亩地小拱棚,我们会陆陆续续栽种,年收入在100万以上。
春耕春种是否及时,决定了西兰花的产量和质量。纪学强向记者介绍,为保证春季西兰花顺利移栽,他累计招募了80多名当地村民集中作业,在带动周边群众致富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预计三天内就能完成现阶段移栽工作。
小小的一株西兰花,经济效益可不低,在成熟加工后,这些西兰花将销往长三角以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广大国内外市场,全县十万亩西兰花年产值可达12.7亿元,带动近4万名农民就业增收,从一颗“绿绣球”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货真价实的“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