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全力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发布日期:2023-08-10 08:37 来源:响水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全国产业强镇示范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省大豆特色产业小镇、全省西兰花单体种植最大镇……翻开南河镇的农业成绩单,一系列“国字号”“省字头”荣誉让南河发展现代农业的底气更硬、信心更足。近年来,南河镇紧扣“全县乡村振兴第一镇、全市农业乡镇前十强”目标定位,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聚力打造西兰花、大豆、西瓜、头甲大米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富民强村,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响水新实践中彰显南河担当。

打响特色品牌 争创精品农业示范镇

立秋时节,在南河镇头甲、薛荡、王集等村居,随处可见五彩斑斓的遮阳伞,伞下采摘毛豆的村民不畏炎热抢摘成熟的果实;将军路、西兰花大道两旁,一辆辆满载西瓜的大车、小车驶向远方;源怡、皓然等育苗场内的西兰花苗、辣椒苗青翠欲滴,月底前即可按订单发货……该镇在做精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产业上做文章,今年规模种植的春季西兰花、早春西瓜、蔬菜毛豆等产销两旺,势头强劲,喜笑颜开的农民兄弟在致富大道上策马扬鞭,奔向希望。

日前,在南河镇鲜食大豆种植基地,一袋袋、一车车鲜食大豆从地头运往农业公司进行分拣、清洗、打包,发往全国各大市场。

该镇鲜食大豆产业发展主要以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为主,种植区域分布在西兰花大道沿线的头甲、薛荡、加庆等村。全镇已有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各类新型毛豆产业经营主体153家,其中种植生产主体99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3个,已初步形成从标准化种植、分拣分级、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到速冻加工的全产业链条。2021年以鲜食大豆产业为中心的“西兰花-毛豆-西兰花”高效轮作轮耕模式被列为全国六个“绿色技术引领轮作增效范例”之一,并在全国推广。

头甲大米远近闻名,远销长三角。近年来,头甲村紧跟乡村振兴步伐,加快产业转型,村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目前已建成千亩高效农业基地、千亩优质稻米基地,亩产量一千多斤左右,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优质稻米和特色果蔬销往大江南北。据了解,头甲村70%的连片土地已实施流转,稻米产业和果蔬种植,每年可解决村民150人就近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为村里带来40万元以上的集体积累,真正实现了村民增收入、大户增效益、村集体增积累。

该镇坚持以产业兴旺为核心,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坚持链式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据了解,南河镇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产量比重达92.7%,位列全县第一。

深耕智慧农业 打造科技农业标杆镇

眼下,正值西兰花秋季育苗的最佳时节,各大育苗企业及种植大户精心育苗、科学管护,确保西兰花苗壮根粗,为今年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盐城源怡种苗有限公司是我县和上海种业集团西兰花产业战略合作伙伴,占地面积80亩,共有八个连栋大棚和两个玻璃棚,年育苗4500-5000万株。“今年初,公司首批育苗1500万株,主要是早熟品种喜迎门和艳阳,可种植5000亩。现在公司正进行第二批育苗,主要品种是寒秀。目前已经订单销售5000万株,可种植面积超15000亩。”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高科技手段、智能化机械……不断为西兰花高品质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这里配备进口的蔬菜播种机,每小时生产1000盘的穴盘,比国产机器提高2至3倍,出苗率95%以上。”响水旭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恩君说。

南河镇将西兰花种植作为优势农业产业大力推进,引进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大户集聚发展,形成了集育苗、定植、采收、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走进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化基地——大地九丰农博园千禾现代农业科技中心,映入眼帘的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清晰呈现着大棚内土壤温度、含氮量、含磷量等数据,果蔬价格走势亦一目了然。

“中心采用荷兰种植模式、高吊蔓无限生长等技术,根据土壤、气候定向育苗,通过植株根部的传感器,将生长信息实时反馈到数据平台,及时靶向灌溉,大大节约了成本。”九丰农博园办公室主任陈月介绍,大数据管理平台化身“新管家”,实现现代农业智慧管理。

大地九丰农博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3万平方米的智能观光大棚,采用近百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培育出260多个新奇特优品种;6万平方米的全国单体最大蔬菜工厂,采用光生物技术、物联网系统等高精尖农业技术,日产量5万公斤蔬菜,直供上海市场,成为“阿拉”餐桌上的“香饽饽”。

绿色高端,智创未来。江苏响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响水)……一系列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的完美融合,让南河加速奔跑在现代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赛道上。

拉长产业链条    建设产业富民特色镇

一个好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南河西瓜产业基地,采用首席科学家许勇团队创新成果种植的京嘉301品种西瓜又喜获丰收。在种植户刘金玉的大棚里,碧绿的瓜地躺满了一个个硕大圆滚的西瓜,前来下订单的客商络绎不绝。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今年种植了50亩京嘉301品种西瓜,亩产近8000斤。现在正是采摘晚熟西瓜高峰期,每天有20多位村民在基地务工,每人一季能赚7000多元呢。”

近年来,南河镇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西瓜特色富民产业,从早期单一的早茬8424扩大到京嘉系列、美都、彩色西瓜等优新品种,从普通西瓜到礼品瓜,西瓜产业已经成为“含糖量高,含金量更高”的富民支柱,多个高品质西瓜,连续5年荣获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金奖。

“我们与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紧密合作,签约建设首席科学家创新成果示范县展示基地,西瓜上市时间已从5月上旬延长到8月中旬,实现早、中、晚茬全覆盖。如今,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科研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下,西瓜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常年种植规模达6万亩,年经济效益在4亿元左右,种植大户发展到100多户。”南河镇组织委员于广育说道。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完善的农业产业链也吸引万银食品、春秋园等众多农业公司落户。该镇积极招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富民增收方面的带动作用。

盐城皓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实行产加销全程助农服务,带动100多名农民创业就业。日前,走进该公司的设施大棚里,50多名工人正忙着将500万株晚熟西瓜苗装车送往田头,大棚内1500多万株西兰花苗已绽放新芽。“在南河,一年四季有活干。别看我60多岁了,但是我从育苗到移栽到采摘样样精通,每年光靠我务工就能增收近3万元,幸福的很啊!”今年62岁的李兰花一边忙着育苗,一边和记者说。

“出家门进场门”,就近实现稳定就业。在南河,一批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让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充满了信心,依靠发展农业让他们在致富道路上阔步前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