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尖:在绿色转型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发布日期:2023-07-29 09:11 来源:响水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204国道沿线一幢幢标准厂房在灌木的映衬下,生机勃勃、气势磅礴;韩家荡天荷源、杨回村风情园、小广玫瑰庄园,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一边聚焦富民项目,工业强镇风声水起;一边围绕农旅融合,乡村振兴如火如荼,一二三产业在这里相互促进、全面发力。1至6月份,小尖镇完成全口径工业开票10.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72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0970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9元,今年“上半程”主要指标顺利完成。

“我们将始终把着力点放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上,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聚焦具体任务明确‘怎么干’,全面吹响奋战‘下半场’冲锋号。”小尖镇党委书记顾爱红说。

项目为王 现代工贸特色镇成色更足

“嫁接”新优势,传统产业“长出”新动能。小尖镇是我县传统工贸特色镇,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该镇抢抓机遇,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招商引资、技改扩能、腾笼换鸟,让传统工业园区迎来“逆生长”,走出了一条具有小尖特色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7月25日,走进小尖镇智秀电商产业园5000平方米的直播大厦内,工人们挥汗如雨,正加紧进行室内装修。“施工队伍每天从早上六点半工作到晚上九点半,确保7月下旬主体装修结束,8月中旬投入使用。”江苏智秀电商产业园负责人王保东介绍。

智秀电商产业园是该镇推动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一招,重点打造集电子商务、自媒体营销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业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填补全市京东二级仓的空白,成为周边县区京东物流的集散中心。据悉,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全部投入运营后,可实现日发件量10万单以上,年可实现销售超过1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400多个。

现有企业是最现实的经济增长点。江苏淑敏卫生用品项目,今年投入500多万元,新上吸塑机、烟包机等设备,从产品的裁剪、缝纫到包装、灭菌、通风静置,全部实现流水化作业,平均每隔几秒钟就有一盒成品下线装箱,通过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方式发往全国各地。目前,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已和国内知名电商母婴平台十月结晶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全年出货量在2400万到2500万左右,吸纳了周边200多名群众进厂务工。

江苏爱纺纺织有限公司与盐城工学院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每年投入总销售额的10%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智秀纸业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拥有5条行业领先的生产线,成功打造出卡夫贝贝、向日葵等众多自主品牌。如今,小尖镇中小企业园已有18家企业入驻,12万平方米的园区二期标准厂房即将建成投用,已有8个项目签约等待进驻。

奔向高质量,小尖马不停蹄。翻开上半年工业强镇成绩单,全镇新签约9个亿元项目,新开工4个亿元项目,其中1个5亿元和1个亿元项目落户经济开发区。

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的“小尖要打造现代工贸特色镇”的美好蓝图,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富民为要 农旅融合示范镇品牌更响

夏日炎炎,荷花扑面,又到了一年荷花竞相绽放的季节,韩家荡天荷源内上万亩荷花依次盛开,构成一幅沁人心脾的“荷花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今天我看到了古诗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还品尝到了藕汁,我和妈妈在这边玩了一个多小时,太开心了。”小朋友周圣循露出了天真的笑脸。

韩家荡天荷源风景区是江苏省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49个景点之一,核心面积约5000亩,辐射种植一万多亩,景区以荷文化打造荷花、浅水藕、睡莲、亲水、农家乐等不同的主题区域。今年又新上了儿童乐园、音乐喷泉、荷塘喷雾等荷花园观光景点,精心打造生态休闲和农家休闲相结合的精品乡村旅游景区,每天吸引游客5000名左右。

“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放大基地的旅游效益,建立江苏天荷源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连万家’牌莲藕系列产品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藕田还套养龙虾、泥鳅、鱼蟹等,经济效益成倍增长,让村民受益成倍增长。”该镇分管农业副镇长蒋祝海介绍,在镇村的指导下,美食、农副产品纷纷升级,吃、游、购、娱遍地开花,让群众端稳“生态碗”,吃上“旅游饭”,为镇域经济注入绿色发展动力。

厚植生态底色,展示民族风情。作为全市回民集中居住最多、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杨回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名片。

杨回村“民族风情园”占地500多亩,集水果采摘、柳林垂钓、特色餐饮、亲子游乐等农旅项目为一体。今年,又投入50万元扩种了40亩地猕猴桃,配套新建了南侧、北侧文化围墙。眼下,园里葡萄成熟待摘,十分诱人。“今年,我们加大乡村旅游规划,完善生态园配套设施,推出露营、采摘、垂钓、游玩等项目,以产业振兴带动群众增收,此外特色蒙古包等还展现出了民族特色,成为杨回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张名片。”杨回村党总支书记张树亮说。

做足农旅文章,扩大品牌效应。杨回村素有养牛、贩牛、宰牛的传统,立足做大做响“杨回牛肉”品牌影响力,该村建设标准厂房,引进牛羊肉深加工企业,安排50余名村民进厂务工,厂房租金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积累15万元以上。今年,又新建杨回村牛场基地,8月底投入使用,“杨回牛肉”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富民品牌。

与此同时,该镇借助灌江米业、响水博大农业龙头企业,新上2万亩优质稻米基地;推进杨回、姜圩、韩荡等村签订战略共建协议及养牛、菊花种植等产业合作协议,走“生态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绘就农旅融合的“诗与远方”。

环境为本 全国卫生镇创建力度更大

柏油路宽敞平整,两旁屋舍俨然,绿树成荫,小尖镇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步步皆景。

擦亮底色,逐绿而行。坚定不移与县城相向发展、一体发展,既是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更是顺应群众期盼的现实需要。该镇扎实开展沿204国道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整治店面招牌、迁移废旧杆线,提档连接道路、提升道路绿化、改造污水管网,提升集镇品质,既有里子、也显面子。如今,行驶在204国道小尖镇段,安全、整洁、顺畅的交通环境让群众纷纷点赞。

聚拢更旺人气,力促互动发展。该镇还高标准打造商业步行街,对集镇核心商贸区振兴路、致富路实施整体改造提升,完善功能配套和立面出新,0.3平方公里的核心商圈可实现年均批发、零售额约5亿元,成为周边商业最活跃的集聚区。

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成效的“试金石”。小尖镇聚焦集镇段精细化管理,完成四岔口综合交通改造、3处停车场建设、6条后街背巷黑色化路面改造,架设路灯300盏;按照一级标准建设的小尖消防站已经竣工;投入150万元对集镇核心老街进行改造提升,“老小尖”风味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劲正是扬帆时。小尖镇广大干群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奋勇争先、实干笃行,全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小尖新答卷。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