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响水县坚定不移把工业作为立县之基、强县之本,推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基于此特别编制《响水县“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作如下解读:
一、起草背景
近年来,响水县以产业强县为目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质量实现新提升,转型发展汇聚新动能。以重点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主要抓手,带动制造业加快向集群化发展。重点发展不锈钢、新能源、再生纸、汽车部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数字经济、海洋经济、智能装备、健康制造等十大重点产业,理清发展思路,明晰目标路径,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规划发展目标
《规划》指出要加快园区优化整合,采取产业空间集聚园区化发展方向,打造“1+1+N”工业园区,即一个千亿级市级工业经济区、一个百亿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多个乡镇特色中小企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空间载体,明确各个产业园主导发展方向,建立企业引入和退出机制,有条件引入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企业类型。同时,完善相关新型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平台建设。
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
1.推动“数实融合”智造升级。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和服务体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加大对企业内网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集合平台等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2.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市场配置资源,抓好企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加速科技企业集聚,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实施质量强县和品牌战略,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和完善创新体系。
3.强化制造服务“两业”融合。突出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重点领域,依托市级工业经济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两业”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有效整合。以高端专业化为导向,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4.推进项目产业链招商引资。紧抓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关键环节,围绕响水县重点产业,落地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市级工业园区,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的补链固链强链工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以“链”字为核,抓好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同时瞄准数字经济产业这一“动力源”,抓好数字经济产业招商。
5.优化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优势企业带动作用,以质量提升夯实企业品牌建设基础。鼓励企业对接国际标准,以标准提升促进企业品牌与国际接轨,同时着力建设企业品牌文化,赋予企业品牌文化内涵。6.实施返岗交通补贴。规上工业企业的员工回家过节的,在2023年2月10日前从户籍地(盐城以外地区)返响就业的,凭相关交通票据进行一定补贴。
7.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绿色转型,培育绿色循环经济新业态,加快能源低碳转型,推动绿色能源高效发展。建强低碳产业载体,提升绿色园区开放能级,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制造体系。
8.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条件,严把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审批、建设的安全关口,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达不到安全条件的,一律不予建设和投入生产运行。取历史教训,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构建安全生产风险排查、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等“六项机制”,进一步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环境保障
1.强化企业人才支撑。建立统一开放人力资源平台市场,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实施校地合作配套奖励;实施“两新”组织引才奖励。
2.支持创新能力提升。加大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人员申报各类专利。加强知识产权强企行动,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同时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合作,
3.支持企业转型发展。支持企业智能转型、智能制造、互联网化提升、服务化制造,支持企业做强做优。
4.支持产业绿色循环发展。促进工业生产能效提升,深入推进企业节能工作。推进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5.支持质量品牌建设。支持企业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定,支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
6.提高支撑保障能力。提高土地保障能力,制造业土地优先供给,支持低效限制土地再开发。提高政府服务保障,提高金融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