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轮替,奋斗不息。寒冬时节,走进响水县工业经济区,处处跳动着激情发展的脉搏:企业车间,自动化设备马力全开;项目工地,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招商一线,洽谈签约捷报频传……不锈钢、高端铝制品、汽车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竞相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园区,成为支撑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厚重基石。
项目支撑 锻造发展新优势
引进一个大项目,不仅带动一片企业,还形成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点成“链”、以“链”成面。12月1日,走进金属新材料片区,标准厂房星罗棋布、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产业创新如日中天,东工、中康、德祐、钟兴、明浦等不锈钢产业链项目制造基地,与全国最大的300系不锈钢生产企业德龙公司交相辉映,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盐城荣星制绳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金属丝绳、医疗丝线等金属制品研发和生产,采用自主研发智能设备和MES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丝绳制造领域率先迈入工业4.0。“医疗器械用钢丝绳国家标准是由我们组织起草的,正在开发的几款绳在全球属于领先。”盐城荣星制绳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华说。
江苏明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依托我县不锈钢产业地位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致力于为不锈钢全产业链做配套。随着投资200万元的850热轧分条线的安装调试完成,将更好地服务园区和周边不锈钢下游企业。“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加工不锈钢板材的厚度提高到6毫米,园区以及周边的很多不锈钢下游企业都需要这个厚度的板材,年加工能力可达35万吨。”公司生产副总郭轶斌介绍。
创新驱动 释放发展新活力
德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国 2到国6柴油车排放系统、总成标准的参与制定者,率先在我县建起组装合成“黑灯车间”。“我们生产的产品打破了汽车排放系统喷射、衬垫技术和碳化硅催化剂三项国外在国内市场的垄断,正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后处理生产基地。”德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李发说。
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贵在耕耘不辍。在江苏蓝德森工业部件有限公司的引领下,立裕、凯裕、博德利、宏本传动等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的优质企业相继落户,现已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集群。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突破不断涌现。工业经济区跳出惯性思维、打破路径依赖、敢于大胆尝试,大力发展100万吨铝制品加工基地,经过多年的培育,库纳、天坦、高卡、宇恒达、擎天铝业等众多产业链项目陆续投产,高端铝制品产业园拔地而起、茁壮成长。
招商发力 集聚发展新动能
企业发展乘风乘势,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区的共识。近日,总投资12亿元的林源4GWh系统集成及储能电池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后将进一步延伸我县新能源产业链条。“预计在明年的8月份前完成投产,年产值可达到80亿元。”林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侯玉洁说。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唯有拼搏、才能争先。近两年来,工业经济区在筑牢做实基本盘的同时,主动顺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注重招商选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切实把响水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一类口岸和海河联运的物流优势、主导产业链式发展的集群优势,转换为产业能级提升、技术成果转化的发展胜势,加快构建具有标识度的“2+3+3”现代产业集群,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推动产业能级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