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走进黄圩镇的乡村田野,一幅生机勃勃的春管图景跃然眼前。为切实加强小麦田间管理,落实稳粮富农政策,该镇老科技工作者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小麦选种、播种、施肥、化除等,根据农时需要适时跟踪入户到田头,全程服务粮农,助力农户稳产增收。
选好种苗,高产一半。去年10月,镇老科协组织人员到各村(居)举办秋播培训班,手把手指导农民选择郑麦136、郑麦918等抗倒伏、抗病灾,适宜本地种植品种。提醒农户小麦出苗期间要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及时提出播种后的管护对策。针对播种质量好、墒沟配置合理、出苗正常的麦田,在小麦分蘖期至开始越冬,根据播后1个月内的气温变化、降水、土壤肥力、墒情及群体大小、苗情长势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冬前管理措施;对地力较差、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症状的麦田,抓住冬前有利时机追肥浇水,并适当补肥,促早发赶齐,确保苗全,促根增蘖;对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和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冬前不再追肥;对晚播弱苗,酌情投施冬肥促根增蘖。去冬今春持续4个月干旱,老科协农技人员不辞辛苦,跑遍镇6万多亩小麦地块,动员有条件的大户在麦田浇冬水,提高小麦子粒产量、改善小麦品质。
合理施肥,适时化除。镇老科协应广大农户诉求,根据苗情提供合理促控方案。强调冬春麦苗应根据苗情长势酌情施肥。如果苗情长势旺就不需要施“腊施”,苗情长势变黄可酌情施用水溶性或乳剂肥料喷施;合理适时追施返青肥和拔节肥,促进麦苗正常发育生长。引导农户到农技专性强、营业规范的农药门市购买农药。提前做好小麦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等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
农田环境,时刻关注。老科协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与农民朋友互动交流,宣传随意抛弃施用过的农药袋(瓶)在田间沟、围、路旁的危害性。倡导、规范、集中投放农药废弃物,时刻关注,保持农田环境卫生,保护土地质量和水资源环境以及农田生态、卫生环境,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尚。要求安全喷施农药,坚持戴口罩、洗净手,避免中毒,特别是有“感冒”症状的人不能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