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中心社区管委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响水县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响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响水县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的
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作的通知》(苏农机〔2022〕4号)文件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县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一)全程“机械化”。巩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成果,实施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农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在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基础上,继续推广高性能插秧机及其配套侧深施肥技术;聚焦玉米机收薄弱环节,加大玉米收获机的推广力度;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全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计划通过两年建设,到2023年,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5%以上。
(二)全面“机械化”。开展特色农业全面机械化提档升级行动。以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为契机,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和新装备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水平,重点打造一批农业装备较全、机具配置合理、集成技术应用和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在设施农业,以打造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为抓手,加大重点环节、先进适用、高效智能机具推广应用力度,实现主要环节生产机械化作业;在畜牧业,重点推广机械化喂饲饮水、捡蛋、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现代化设施装备,打造畜牧养殖机械化的“响水模式”;在渔业,推广机械化投饲和水质调控环节的渔业机械装备,探索机械化起捕与清淤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在林果业,重点推广施肥、植保以及修剪环节设施装备,探索引进适宜当地的采收机械,切实解决机械化采收难题;在农产品初加工业,重点发展蔬菜和水果的清选分级、包装、保鲜储藏、冷链等设施装备。到2023年,全县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5%以上。
(三)智能化信息化。以国家和省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农机自动导航、精准作业、无人驾驶、智能传感与控制等农机技术与装备的试验示范应用,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云农场建设等融合发展,推动作业方式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农机信息化管理网络系统平台,推进智能农机装备纳入网络系统平台管理。到2023年,全县建成粮食生产省级“无人化农场”1个、市级“无人化农场”4个;智能农机装备保有量达1300台以上,智能农机装备纳入网络系统平台管理数量占比达80%以上。
(四)发展绿色化。大力推广水稻规模育秧、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生态型犁耕深翻、绿色烘干、精量播种、高效施肥、精准施药、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节水节约节肥等绿色节能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探索构建绿色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农机装备应用水平,助力农业生产“碳达峰、碳中和”。到2023年,水稻规模育秧面积占比达80%,新增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占比达40%,生态型犁耕深翻作业面积累计达34万亩以上,清洁热源烘干机占比达50%以上。
(五)配套“宜机化”。为适应农机作业条件,针对蔬菜、林果园区和设施大棚,有序开展“宜机化”建设和改造行动;在制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宜机化”作业条件,明确“宜机化”指标,提高农机进出、作业、调头、转运等便利程度。到2023年,建设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20个以上,农机农艺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点4个以上;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耕地全覆盖;农业生产实现良种、良法、良地、良机融合。
(六)服务“综合化”。结合“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工作,鼓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一条龙”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在部分村居集中连片推进社会化服务工作,高质量开展粮食以及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建设,为示范片内规模种植户、小农户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农机作业服务,逐步形成“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总结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响水经验”。加快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发展,新创一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个以上。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户提供集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统购、培训咨询及初加工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到2023年,建设省、市两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8个以上,培育特色农机服务组织3个以上。
三、推进原则
(一)坚持政策引领。把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作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二)坚持示范带动。加强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范点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优化装备结构,提升作业水平,加快技术普及,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三)坚持协调推进。既着眼于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又重抓特色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机、农艺、农田、农业经营方式协同协调,推进全县各产业、各镇区机械化高质高效协调发展。
四、推进措施
(一)政府挂帅,督促推进。县政府专门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部门、镇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牵头做好全县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农村局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报道、工作调度、措施落实、督查考核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是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工作的县级牵头部门,要扎实做好技术培训、服务指导、规划落实和后勤保障工作。各镇区是该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细化任务,把各项指标层层分解到村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成立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示范县建设专家组,邀请省市有关专家积极参与,出谋划策。
(二)政策支持,保障实施。县财政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农机生产服务领域的金融、保险、税收、用电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工作的扶持力度,整合涉农资金400万元,专项用于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重点提升全县特色农业机械短板。
(三)重抓典型,示范引领。以陈家港镇稻麦高产基地为载体,建设1个500亩左右的省级“无人化农场”,配备“无人化”拖拉机、插秧机、喷杆喷雾机、收割机等智能农机装备,加快推进智能农机装备接入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县域内机械化生产、作业等相关信息的统一管理,带动县域无人农场建设;在双港镇、南河镇建立以西兰花产业为核心的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在黄河故道沿线建立以鲜食玉米、榨菜产业为核心的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在七套中心社区、六套中心社区分别建设林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基地的建设,不断总结完善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技术模式以及机具配置方案。
(四)细化任务,完善管理。按照建设年度目标,重点对全面“机械化”家底进行核查,完善机具台账、用户清单等建设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水平提升要求,细化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各领域建设任务,按照我县具体作物面积分布,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镇区。
(五)特色产业,重点提升。围绕我县特色农业机械化现状与需求,加强对国内外特色农机调研力度,扎实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示范,联合农机生产企业加强机械研发改进,为全县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装备选择,解决“无机可用、有机难用”难题。对全县内规模较大的优势特色产业,要针对不同品种研究制定关键环节、全程或全产业链机艺深度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作业标准和机具配备方案,形成农机农艺集成配套的机械化生产体系,全面提升农机装备使用效率。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各类生产主体加快特色农机的引进与使用,提升我县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
(六)培育主体,强化推广。大力培育壮大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经纪人队伍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等工作,加大主体培育力度,从培训、演示、试验、示范等多个维度进行技术指导,从资金(贷款)、农资、机具补贴、作业奖补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提升主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新机具、新技术在我县的推广应用。
(七)加强考核,强力推进。县政府将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工作作为年度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任务完成较好的镇区、农机合作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将成立由政府办牵头,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组成的专项督查小组,对照任务目标,加大对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的督查力度,并通过印发简报、召开观摩现场会、媒体公布进度等方式,进一步加快工作推进步伐,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目标。
附件:1. 响水县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领导
小组
2. 响水县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专家
小组
附件1
响水县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
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周汝琴 县政府副县长
张 璐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罗玉刚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石宝伟 县政府办副主任
辛 凯 县财政局副局长
张东海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曹正宏 县发改委二级主任科员
李红兵 江苏响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机
械(电子)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
刘树青 七套中心社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
高慧云 老舍中心社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
吉亚林 响水镇三级主任科员
季 磊 陈家港镇副镇长
蒋祝海 小尖镇副镇长
汪成东 大有镇副镇长
陈 鹏 南河镇副镇长
朱 坤 双港镇副镇长
王建华 黄圩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
李文明 运河镇副镇长
李 艳 张集中心社区四级主任科员
李育光 六套中心社区管委会副主任